

2016.12.07,星期三,晴 張秀洲
周三的早上充滿忙碌,起床、洗漱、吃飯,忙完這一切就急著往科里趕,先熟悉一下病房的患者,做好查房準備。科里的同事全都準時上班,一起交班結束,由馮進和院長主持查房工作。馮院長作為交流干部在我院放射科學習過,影像診斷非常有經驗,而且在央隆鄉衛生院工作多年,臨床經驗非常豐富,知識面寬,對各種疾病都能合理處置,讓我們見識到在基層醫院工作打下的堅實基礎。這也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沒有先進的診治技術,通過自己豐富的經驗和臨床知識,利用現有的資源,解決患者的病情。查房工作中也感受到患者對馮院長的信任,多年的工作也積累了很高的人氣,好多患者和他打招呼,聊著熟悉的家長里短,完全超越了刻板的醫患對話,感受到醫患關系的融洽。
查房結束,和陳錦主任去藏醫院會診,患者是一位竇性心動過速的女性,甲功、生化、血常規、心電圖、心臟彩超未見異常,建議完善動態心電圖檢查,評估患者的基礎心率和心律情況。會診結束,馬腦武院長看我對藏醫感興趣,就帶我們去各個科室看看,了解一下藏醫的傳統,增加對民族傳統醫藥的認識。最感興趣的是它的“治未病”科,治未病的理念完美的契合了當代醫學發展的方向,也是中醫、西醫研究的重點。藏醫藥有自己獨特的理論,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從藏醫體質辨識基礎上,開展藏醫藥浴、藏醫保健、行為膳食指導等方式,預防疾病的發生。實地查看了藏醫的藥浴、藥物蒸汽治療、熱敷熱療等特色治療手段。通過介紹了解到藏醫的另一個特色放血療法,配合藏藥,講究不同的時間和方位的計算,以及不同的刀法,讓我感受到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藏藥房讓我感覺到新奇,一排排棕色的大玻璃瓶排列的整整齊齊,瓶子的標簽上標注著藥物的名稱,各種散劑丸劑琳瑯滿目,隨手打開瓶塞,一股濃濃的藥香撲鼻而來。醫院的同事耐心的講解,讓我進入一個與自己的理論體系完全不同的領域,感受到藏醫學的魅力。
每周三、四、五下午是固定的講課時間,大家依然態度認真,在家休息的同事也早早的趕到科室。首先對周一猝死的病例進行分析,結合臨床資料,診斷肺心病、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電解質紊亂,發病前患者下床排便,各種因素共同作用,心力衰竭加重,最終導致死亡。針對這份病例,今天下午講解“心力衰竭”,從病因和發病機制角度解讀心力衰竭的知識,不同的輔助檢查在心力衰竭的評估中的作用,由于時間關系,心力衰竭的診斷和治療留到周五講解。看著大家熱烈的討論,也感受到授人以漁的快樂,自己也感覺到對疾病的認識更有層次,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
通過這段時間的共事,和科室的兄弟姐妹已經沒有隔閡,相互之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閑暇的時候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玩笑,內心感受到大家已經把我當做家庭的一員,有時候從家中帶來特色的美食,一起分享。晚上,幾位護士姐妹邀請我到家中做客,吃當地的特色美食“釀皮”,自己內心也有想去的念頭,更深入了解一下當地的習俗,也想和大家隨意的聊天,親身感受一下各民族的盛情。
祁連人的熱情還是超出了我的想象,進門坐下,餐桌上已經堆了滿滿的水果、小吃,新鮮的臍橙、酥脆的香梨,寒冷的冬季竟能見到濱州的冬棗,更是讓人意想不到。很快兩大盆散發著酸辣濃香的釀皮就端上來,雖然還不適應當地的飲食,但是主人的熱情讓我無法拒絕,酣暢淋漓的吃下滿滿的一大碗釀皮。這是來祁連后吃到最有家的味道的一頓飯,飯飽之后主人家收拾碗筷,大家一起隨意的閑聊,大家為了照顧我,盡可能的說著普通話。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出現,大盆的手抓羊肉端上餐桌,新的碗筷也再次擺上,早就準備好的青稞酒也端了上來。自己已經吃的很飽,就忙著謝絕主人的盛情,護士姐妹告訴我,祁連當地的習慣都是在飯后敬酒,手抓羊肉和青稞酒用來招待尊貴的客人,一定不能拒絕。真正領略到高原女子的豪放,一曲曲的敬酒歌,一杯杯的青稞酒,整晚的游戲,整晚的快樂,我也被她們的熱情感染,一起唱歌一起跳舞,讓我收獲了來祁連最快樂的時光、最真摯的友情。謝謝你們,我不會忘記這份友情和快樂,更不會忘記收獲的那份溫暖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