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就和醫院、醫生、護士有一種情結。因為他們是生命的守護神。人,從這里來到這個世界,一直到再從這里離開這個世界,期間,他們會時刻守護在您的身邊,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2015年大年三十,我到濱州市人民醫院進行了長達七個小時的拍攝采訪,在正月初一發出了《生命沒有假期》長篇圖片報道。這個報道當時盡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但后來,自己總覺得那篇東西太倉促、太簡單、太膚淺,不能完全反應我們的醫護人員博大的內心世界。于是,兩年來,我一直渴望再次到他們中間去,快樂著他們的快樂,幸福著他們的幸福,感動著他們的感動。去發現、去挖掘、去整理出更多更多的東西傳播到社會。但是,平時繁重的機關工作使我難以脫身,這個心愿也遲遲未能實現。最近,我終于下定決心,向領導申請了帶薪休假,我要好好利用這二十多天完全屬于自己的時間,到醫院去、到醫生護士身邊去,把一系列的【直擊現場】報道奉獻給大家。今天發出【直擊現場】(之一)《一次平凡而緊張的急救任務》。(李健生)

2107年11月16日下午兩點五十九分,濱州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接到市緊急救援指揮中心的命令,濱城區市中街道辦事處黃河灘區某村一位中年女性患者急需前往搶救。

接到命令后,在短短的一分鐘時間內,濱州市人民醫院投資百萬,運行十個月的號稱“移動的重癥監護室”的奔馳救護車已處于整裝待發狀態(因時間緊急,未來得及拍下奔馳救護車外觀,本片來源于網絡同款救護車外觀圖。)

三點正,救護車駛出人民醫院大門

時隔兩年,再次坐在救護車副駕駛位置上的我,又一次體驗了闖紅燈的感覺

救護車風馳電掣般在渤海五路向南疾駛

資深救護車駕駛員表情沉穩、冷靜、堅毅,顯現出了其過硬的心理素質和高超的駕駛技術

六分鐘、八公里,3點06分,救護車到達目的地村頭,在前來迎接救護車患者家屬的引領下向患者住處奔去

患者家中,隨車醫生詢問并初步檢查患者身體狀況

在初步診斷后,將患者移動至軟擔架

抬起患者沖向門外的救護車

將患者抬上救護車

為患者緊急供氧

輸液

醫生護士一刻不停的緊張忙碌著,與死神掙速度搶時間

救護車疾駛在返程路上,先進的區域協同遠程急救移動平臺系統時刻顯示、上傳著救護車的運行狀況

再次經歷闖紅燈

車上,患者病情再次發作,呼吸急促、全身痙攣,醫護人員趕忙為其放置“口咽管”(口咽管——口咽通氣管,適用于呼吸道梗阻、氣道分泌物增多的患者。有在患者癲癇發作或抽搐時保護舌齒免受損傷,開放氣道之用。)

3點31分,救護車到達濱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來回16公里,包含病人家中診斷一共用時31分鐘

將患者抬下救護車

火速送往急診室

急診室內搶救繼續進行中……





經過緊張的搶救,患者生命體征趨于平穩,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轉為入院系統治療

當我為這次成功的營救松了口氣,走出急診室,又一輛救護車送來了一名患者

回到濱州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護士長正組織未當班的醫生護士進行常規的業務訓練

前不久濱州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代表濱州市在全省首屆院前急救知識競賽中剛剛榮獲全省第一名、一等獎,他們沒有因此殊榮而有絲毫的自滿與懈怠,把日常訓練常態化、制度化,他們堅守一個信念——守護生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結束了這次平凡的隨車采訪,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之所以用“平凡”二字,那是因為像這樣的急救任務他們每天要經歷幾十次、甚至上百次。
他們是一群與時間賽跑的人
他們是一群與死神搏斗的人
他們是一群時刻繃緊使命之弦的人
他們是一群可敬可愛的人